工业及园区建设
工业
【概况】2018年,灵武市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内设综合办公室、工业经济与项目室、商贸流通服务室、节能监察中心、供销社共五个科室。2018年1-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含宁东)累计实现产值1057亿,同比增长19.3%,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74.1亿,同比增长12.1%;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宁东)累计实现产值78.9亿元,同比下降29.7%,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同比下降17.4%。
【重点项目建设】2018年,灵武市市工业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88.5亿元,年度内计划投资57.2亿元,已开工33个,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31.89亿元,同比下降8.5%,相比11月份增长了3个百分点。其中新建项目有年产150万件服装项目、酵素生产基地项目等23个项目,2018年计划投资35.2亿元,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4.9亿元,同比下降4%;续建项目有华电向银川供热项目、秦晟达畜骨综合加工利用出口项目等10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同比下降18%;共开工建设瑞银合金铅熔炼系统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昊王米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综合改造提升项目等技改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7亿元,1-12月完成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134%。
【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宣传落实国家、自治区、银川市工业发展政策,截至12月,共向上争取资金6956.89万元,完成全年8000万元目标的87%。其中争取2018年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第一批956万元,其中包含节能减排专项资金326万元,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第二批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项目及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加大工业扶持力度】多举措抓落实。一是用电成本方面:鼓励兴唐米业、恒业公司、亿美乳业等23家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申报及电价补贴,目前已有5家列入新增准入用户名单,亿美乳业、昊王米业、中银绒业3家公司享受电价补贴,每月为企业节约电费约50余万元。二是融资成本方面: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18年度两批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贷款贴息,已为企业争取资金2364万元。截至目前,工信局共争取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非公经济专项资金等 20批、共计6491.89万元。另一方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目前已申报银川市“科技贷”3家,银川市“财保贷”7家,申报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企业有22家,融资需求总额度合计为8亿元,切切实实增强工业企业融资担保能力。
【节能降耗】2018年,灵武市万元GDP能耗上升11.20%,GDP能耗44.08万吨标准煤,新增2.39万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29.7%,高出银川市(不含宁东)42.7个百分点。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第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共有8家企业上报。将灵武市东义镁业、中银绒业、永宏工贸、中科环保四家企业列入“万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加强目标责任管理。督促瑞银、恒业、宝利达、特米尔、成丰5家企业按期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作。组织灵武市宁夏达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促进制造业绿色升级。荣昌绒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工厂”,“灵州雪”羊绒针织制品、无毛绒及羊绒纱线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开展2018年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灵武市金海皮业和东义镁业已申报。督促列入2018年银川市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计划的天马冶化一万吨铅冶炼生产线按时拆除,并通过验收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系统上下紧密配合,齐抓共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及灵武市各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着力强化工信系统运行和生产安全保障,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18年,工信局认真组织开展各时段、节点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各类安全专项检查,在春节、“两会”、五一、夏季汛期、60大庆等重要时段,按照市安委办部署和有关要求,制定并下发文件,加强值班值守,按照自治区、银川市和灵武市安委会工作部署,先后开展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除隐患、保安全”和“百日安全”专项检查,共排查企业达94多家(次),查出隐患82处。尤其今年辖区内工业企业大多处于停产状态,工信局在检查过程中特别强调了在停产期间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停产期间注意防火防盗,定期检修生产设备,不能麻痹大意,确保了工信系统各企业的安全与稳定。工信局管辖范围内(园区外规上工业企业(能源企业除外)、大型商场、加油站)的工业和商贸企业截至目前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嘉源集团针织服装RFID系统试点项目和昊王米业粮食综合加工项目获批全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项目,荣昌集团羊绒产品获批国家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宁夏名牌产品14个,宁夏著名商标39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全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项目2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7家,两化融合标杆企业1家,自治区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3家,两化融合项目6家。2017年申报自治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有2家。培育“专精特新”示范企业20家,其中2018年新增2家,宁夏仁和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灵武市吉军米业有限公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其中2018年新增2家,灵武市三元草制品专业合作联社、宁夏达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
【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3亿元,同比增长6.9%。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对全市21家加油站进行了经营许可证的年审;进一步加大对二手车交易、报废汽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特殊行业监管力度,努力维护市场秩序。做好项目储备及申报工作,共组织申报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建设、“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各类商贸项目20余个,争取项目资金1193万元。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2016年以来共兑现电商奖补总额超过1900多万元。扎实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加油站双层罐改造,已完成全年16座加油站双层罐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清洁煤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水源地加油站搬迁,配合属地乡镇做好拆迁有关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美丽灵武。
【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重点围绕灵武市电商传统企业和电商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主要为农村电商服务站、电商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创客、建档立卡贫困户等,提供电商企业孵化、特色品牌培育、商标注册指导、产品包装设计、网店装修服务、产品照片拍摄、产品详情页制作等服务。并开通依托“淘宝”、“京东”、“邮乐购”、“微信”、“灵武农商”等平台,实现代购代销服务功能。整合灵武创业园G6#、G7#、G8#厂房,建设物流分拨、仓储转运、邮件揽收处理等功能的灵武电商仓储物流分拨中心3390㎡。通过整合中通、圆通、申通、汇通等快递物流企业,解决了村民就地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代收代发邮件问题,目前,全市月均下行邮件量约5万件,实现邮件物流配送所有乡村全覆盖,全面提升了灵武市农村电商物流整体水平。整合现有的乡村便利店、特色专业合作社、电信代办点等现有资源,建成6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对接灵武农村商业银行,在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代存代缴电商金融服务、快递代收代发服务,目前村级服务站点代缴养老保险6308笔62.76万元,代缴医疗保险10020笔97.20万元,代缴通讯费4698笔22.9万元,办理助农取款55973笔4163.02万元,办理转账业务11197笔5501.45万元。在4月份灵武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接受国家商务部中期绩效评价组验收,评价结果为优秀名次。
【党的建设】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四个一”工作机制,每月到所辖党支部进行党建督导工作,发放整改通知书。走访各党支部,召开支部书记、党建专干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党建督查指导工作。每名局班子成员既有行政分工也有党建分工,作为党建指导员联系一至两个党支部。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银川市第十四届六次会等精神,召开周一学习会30余次。开展“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宣讲报告会1次,观看《厉害了 我的国》、《邹碧华》等电教片8次,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专题学习讨论会3次,开展“悟初心担当作为,转作风走在前列”等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专题讨论会4次,开展民主生活会2次,组织生活会1次,班子成员讲党课4次,向基层企业支部发送党建学习资料300余册,实现党员教育经常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聚焦重点任务、年度目标,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上转变新作风、展现新作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研究制定《工信局党委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四风”问题清单等,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定期开展领导班子测评和谈心谈话工作。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坚持典型引领和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观看和传达警示教育案例,引导党员干部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增强纪律自觉,严守党规党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领导机构。调整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保障措施。制定了《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综合治理工作年度计划》、《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各种综治规章制度,确保综治工作的贯彻落实。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立了信访工作小组和企业用工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帮助职工群众协调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房屋拆迁、劳动用工等问题,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严防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全系统的稳定。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与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平安单位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全年综治工作目标,落实了创建责任。2018年以来,全系统无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
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2018年度领导班子名录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起~止) | 备注 | |
党内 | 行政 | |||
杨生山 | 党委书记 | 局长 | 2016年11月至今 | |
刘广成 | 纪检组组长 | 2014年12月至今 | ||
李海燕 | 副局长 | 2014年12月至今 | ||
牛学山 | 副局长 | 2016年12月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