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640181-118/2021-00006 文  号 灵文发〔2020〕82号 生成日期 2020-12-09
责任部门 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所属“五公开” 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2020年文化工作总结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0年,我市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遵照自治区和银川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品牌,推进文旅融合,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市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确保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市现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图书馆1个, 乡镇标准文化站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4个,农家书屋70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10个,农民文化大院35户,市、乡(镇)、村(社区)、文化大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公平、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市基本形成。一是持续推进文化阵地提档升级。根据灵武市2020年民生实事要求,按照《灵武市2020年建设10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0个文化大舞台方案》,确保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个有”标准,共计投入150多万元,完成崇兴镇崇兴村、镇河塔社区等10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崇兴镇崇兴村、白土岗乡泾兴村等10个文化大舞台建设。二是不断完善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拨付2020年川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资金85万元为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个农村文艺团队、1个农民文化大院申请自治区示范性扶持项目,配备音响等器材,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保证免费开放;投入公共文化资金支持各村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拨付东塔镇城一村、郝家桥镇胡家堡村、临河镇甜水河村等购买社火器乐、文化用品。三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品牌工程。围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以“奋进新时代.圆梦小康年”为主线,以“幸福灵武舞起来”“灵州社火闹新春”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塞上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迎中秋、庆国庆,我们的节日”“西湖水上之夜”“美丽乡村.文化大集”“中国农民丰收节”“四送六进”等为主题,持续开展“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乐”系列文化活动14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全面加强本土文化人才培养。组织馆内文艺骨干参加区内外、线上线下培训8期19人次;强化业余文艺团队管理,开展文学创作、声乐、舞蹈、文艺骨干、乡土人才等各类文化人才培训20余期2000余人次;组织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银川市非遗传承网络培训班,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剪纸、西夏瓷烧制、口弦制作等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人次。实施人才项目,投资8万元,对全市文旅人才进行培训。

二、推动文旅融合提档升级,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大投入推动大发展,从财税、用地、投融资、产业融合、项目推进、行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出台扶持全域旅游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引导资金、项目、招商、人才等要素向景区景点聚集,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二是文旅宣传力度加大,《飞驰的尾箱》节目开机仪式在我市世界枣树博览园揽月广场隆重举行,《飞驰的尾箱》节目将围绕灵武长枣、沙漠公园等标志性景点和特色农产品展开节目录制,充分挖掘出灵武的旅游文化资源;灵武市“晒文旅·晒优品·促消费”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展开,在此次活动中,宁夏日报刊登了“经典故事 精品线路”专刊,宁夏卫视《宁夏文旅荟》播出了8分钟专题宣传片,宁夏云上文旅馆同步上线,炫彩60秒短视频同步播放。通过线上推广、线下营销等形式,“两晒一促”活动轮流推介灵武市的文化旅游精品和文创产品,展现了灵武市的自然美景、城市风光、文化 底蕴、民俗风情、特产风物。三是文旅活动丰富多彩,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安排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敲锣打鼓庆丰收”“农民丰收艺术节”“农民丰收运动会”“丰收购物节”“2020丰收节DOU在灵武”短视频挑战赛等系列活动,旨在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2020年中国灵武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幸福灵武舞起来"广场舞大赛,在灵河公园激情上演,“幸福灵武舞起来”广场舞大赛向大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健康和谐的文明新风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直排轮滑赛、BMX小轮车赛、山地攀爬自行车赛、小轮车平地花式表演激发了群众崇尚运动的热情。

三、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为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增强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市不断以节庆文化活动为抓手,扩大文化惠民力度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切实让文化成果惠及于民,服务于民,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利,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是公共文化场馆进一步推出文化体验活动。市图书馆推出“读书交流”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推荐优秀新书书目、举办亲子阅读会、读书交流会,在全社会营造热爱读书良好氛围;市博物馆不断开展了书画展、历史展等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持续推进民俗传承热潮。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幸福灵武舞起来广场舞大赛、灵州社火闹新春”社火展演大赛、“放歌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百姓春晚充分调动了各界群众参与积极性;“灵武好声音”、“小戏小品”创作大赛、朗读大赛等,给群众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灵洲秦韵天天乐”、“秦腔票友会”、“百场文艺走基层”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惠民、四送六进”、广场文艺季、文化大集活动文艺表演等,真正实现了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进企业等,满足了广大城乡群众多样性的公共文化需求。三是扎实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目前,我市已开展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塞上儿女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迎中秋、庆国庆,我们的节日”“民法典普法宣传美丽乡村.文化大集送戏下乡文化惠民主题文艺演出140余场,严格按照“一场一档”要求收集整理演出资料并分类制作成册。四是开展“传承经典·筑梦未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局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在我市12所中小学校开展“戏典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普及,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加强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力度。通过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适时邀请宁夏演艺集团等专业文艺团体来我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文化下乡等文化交流服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项目,通过深入挖掘民间优秀的文化产品,以点带面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保障了全市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四、因地制宜,创新特色品牌文体活动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灵武市2020年“两节”期间群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呈现欢乐祥和、幸福安宁喜庆氛围。一是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主题,组织开展2020年“放歌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百姓春晚活动,全市各文艺团队、文艺爱好者及艺术培训机构共送选60余个节目近1000名演员参与海选,展现了新时代的新成就、新气象,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灵武优秀地域文化,更展出全市人民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近10万余名群众观看了此届春晚。二是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创新特色品牌活动。白土岗乡以长流水景区为抓手,组织开展“冬游灵武.享受阳光”冰雪旅游节,吸引市外近万名游客参与溜冰、滑雪、赏冰等活动;东塔镇组织10余支社火队近1000名演员在灵州广场开展“灵州社火闹新春”社火展演大赛,通过跳秧歌、舞龙、舞狮、高跷、旱船、杂耍等形式,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发展成果和精神风貌;梧桐树乡组织12支广场舞队400余名队员以“跳出好舞姿、舞出新生活”为主题开展全乡广场舞大赛,让更多的人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提升全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郝家桥镇组织开展全镇蓝球大赛,共8支队伍参与比赛,观演群众达5000人次。三是开展“相约灵州.浪漫西湖”水上之夜系列文化活动,加快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助推夜间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西湖搭建水上舞台,每周组织一场文艺演出;在文昌阁一楼建设秦腔小剧场,长期开展唱戏、听戏和看戏活动;在会盟楼前举办灵武好声音大赛和市民卡拉ok展示展演,打造了一台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使西湖成为了外地人来灵必到的打卡地。今年,共举办“西湖水上之夜”文艺演出30余场,观演群众5万余人次。

五、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文旅行业及市场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是深入开展“清源”“净网”“护苗”“固边”“秋风”五大专项行动和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切实加强对景区、星级酒店、网吧、电子游戏、文化娱乐、印刷等经营场所的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法经营活动,保障文旅市场的健康繁荣、有序发展。二是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确保文化旅游行政审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便民。切实把牢文化旅游市场准入关、审查关,严格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资质管理,落实退出机制。三是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隐患排查整改、风险防范预警、突发事故处置等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文化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四是做好文旅系统行业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做到责任到人,物资到位,监管措施有效。

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我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非遗的传承发展和保护能力。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项。一是加强非遗传承挖掘力度。今年,先后成功申报灵武市级《黄河石雕刻技艺》灵州李氏中医调补八方疗法》《秦腔》《灵武李记酱肉项目名录4项剪纸、秦腔等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传承人6名。二是强化非遗传承培训工作。组织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积极参加银川市组织的非遗传承网络培训班;组织我市非遗传承人开展剪纸技艺、西夏瓷烧制技艺、马氏口弦制作技艺等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人次。三是拓宽非遗传承交流渠道。积极组织我市非遗传承人参加区市各类非遗文化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和宁夏黄河流域非遗大赛取得了3个优秀奖和一个网络人气奖的好成绩;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银川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分会场“健康生活·非遗传承”展示展演活动。四是加大非遗传承宣传工作。组织非遗传承人20余人开展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非遗作品展示展演活动及戏曲展演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