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生成日期 2025-09-11
来源 灵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解读单位 灵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文字解读:《灵武市城区排水管网总体规划 (2021年—2035年)》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一、编制背景及目的

为落实《灵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系统性构建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雨水排水体系,规范灵武市城区排水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流程,全面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及安全保障水平,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法规标准,特修订编制《灵武市城区排水管网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作为灵武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改造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目标,支撑城区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与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及地下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心城区内涝问题突出,常出现排水不畅、交通堵塞等现象。按成因划分,中心城区城市内涝大致可分为强降雨导致的内涝和过境洪水转内涝两种类型。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灵武市中心城区老城区排水管网随市政道路网逐步建设而成,经校核计算,已铺设的大部分排水管网能够满足暴雨设计重现期1年的要求,但无法完全达到3年以上一遇暴雨时城市不产生内涝的标准。

(三)确定规划标准与系统方案。依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3.2.3条规定,对于城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中等和小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20~30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相关规定,灵武市内涝防治标准确定为:有效应对2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保证道路中单向至少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根据排水分区划分结果,在各分区内合理布置雨水管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与泵排相结合”的原则,使雨水以最短路径、重力流方式就近排入水体。

(四)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规划雨水管网方案整体为“东西三横”设置,“三横”为灵州大道、镇河路、南薰路三横,由东向西设置主管道,主管道末端设置雨水调蓄池(雨水回收池),初期雨水设置截留井排入主污水主管道,实施分流。

(五)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以初期径流污染最为严重,控制初期径流污染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主要以两方面技术措施为雨水径流控制措施:一、透水路(地)面改造;二、雨水调蓄池调节初期雨水。城市径流污染是人类活动干扰自然水文生态过程导致的系统失衡,通过采取模拟自然的生态工程,恢复城市水文生态良性循环,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

(六)管理规划。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泥土、垃圾等,卫生管理不善的旧城区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需从管理入手,控制污染物源头,降低暴雨径流污染负荷。

(七)近期建设规划。本规划衔接《灵武市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灵武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五年列表拟实施建设项目清单。

(八)保障措施。排水管道养护和运营管理内容包括:定期清除管道内积泥,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采用摄像设备、内窥镜等专业设备,定期对管道质量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整治计划,并实施修理、整治等措施。

本规划由灵武市人民政府组织印发,灵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政策咨询电话:0951-4038810

邮箱:lwsjsjxmb@163.com

政策问答:您还可通过“市长信箱”栏目提交咨询留言,相关责任部门会为您详细解答。

点击提交留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