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2640112MB1J21660U/2024-00052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4-08-26
责任部门 灵武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2024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上半年,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持续完善“城市大脑”功能,综合提升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能力,全力推进灵武特色智慧城市建设。

一、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建立基础平台,推动数字资源汇聚整合。

建设完成集展示、运营、调度于一体的灵武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设置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等5大功能区及43个坐席,综合呈现城市运行态势及关键数据指标,实现了城市综合运营管理。同时,搭建完成智慧城市运行四大核心业务平台。一是灵武市数据基础底座,融合公共数据资源,为全市各部门开展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开放提供平台支持。目前,已汇聚各类政务及社会数据186.7万条。二是地理信息平台,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全市40平方公里进行实景的三维数据采集,向各领域、平台提供地图底图服务。三是视频汇聚平台。主要汇聚整合并规范化管理全市视频资源,实现全市视频监控资源共享互用、相互补充。已对接政务服务大厅、乡村等2028路视频资源,同时叠加火情监测、环境整治等56种AI算法用于视频事件的发现预警。四是全域安全指挥平台,主要用于应急事件的指挥调度及日常应急管理。在此基础上,打造城市运营、智慧社区、水务专题、数字乡村4个行业应用专题,目前均在试运行阶段。

(二)聚焦全面发展,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2023年度全区数字政府建设以奖代补工作,上报灵武市2023年度数字政府改革创新工作总结及特色应用场景打造清单,上半年,我中心共接待国家级现场观摩1次,区厅级调研2次,市县各级领导调研14次,迎接客商观摩调研7次,并获得“数字政府”建设以奖代补考核二等奖,奖补资金150万元。二是起草《灵武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推进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统一管理和集中运维,目前,该办法已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待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印发。三是加大“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完善执法人员信息,加快上传行政执法数据,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市效能目标考核任务中。四是推进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工作,联合市委网信办对全市60多个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单位进行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党政办公楼政务外网安全防护手段,部署安全防护设备一套。

(三)打造应用场景,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是打造服务全市公众和企业的便民小程序,将全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等方面进行汇聚,提供水电燃气费用缴纳、公交线路实时查询、公积金查询、就诊预约挂号、政务事项办事指南、文化旅游等服务,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二是打造公租房“一户一码”应用场景,为全市公租房赋予唯一、准确的电子门牌标识,依托房屋智慧门牌实现对公租房信息的全面、实时采集、更新和查询。三是打造沿街商铺“一铺一码”应用场景,为沿街商铺建立二维码,综合展示商铺基本信息、安全管理、市场监管等各类执法检查信息。执法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汇总执法检查信息,市民也可以通过扫码或查询,即可查看商家的经营范围、商品质量等基本信息,还可进行投诉和满意度评价。四是打造统一集成门户应用场景,集成灵武市各部门建设系统平台、各专题应用平台及基层工作人员常用业务系统,实现一窗登录。五是打造“统一报表”应用场景,建立规范统一、动态更新的基础数据资源目录,对纷繁复杂的报表和台账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存储、填报,解决基层报表多头填报和重复填报等难题。

(四)强化诉求办理,推动热线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统筹办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打造灵武市城市运营平台,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官方微博等多种诉求受理渠道充分整合,形成了“多个渠道收集办理、一个出口汇总分析”的工作机制,提供手机端和智能服务,实现群众诉求“随时查”“指尖办”。同时,设置智能派单功能有效简化案件受理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上半年,共计受理城市管理类工单5541件,办结率100%。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市民诉求受理处置闭环链路。建立诉求处置台账和诉求分析研判、热点事项预警提示、重点诉求跟踪督办回访、不满意件退回重办等工作机制,上半年,12345热线受理处置市民诉求11282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满意率88.71%。灵武微博受理市民诉求各类事项共11件,均已办结,办结率100%。三是强化追踪督办,提升办结质量。建立市民集中诉求问题排查机制,对市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及诉求落实不力、推诿扯皮情况进行排查、跟踪,上半年,累计发送提示信息、督促办理信息等1500余条,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投入不足。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快,需要持续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支撑。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还未建立,对智慧城市资金投入次数较少,与信息化迭代升级阶段性、周期性、持续性资金投入的需求有差距。

二是数据资源整合汇聚难度大。大部分政务数据由国家、自治区及银川市垂直管理,层层对接流程繁琐复杂,部分数据资源如全市人口全量数据、公安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数据因敏感、涉密等因素导致获取难度大。各系统平台建设标准及水平不一,部分单位信息平台大多为空平台、无数据,且已对接的数据多为静态表单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共享,数据整合难度大。行业部门数据联动能力不强,各部门更倾向掌握本领域业务需求数据,数据要素不全面,共享应用水平不高。

三是热线服务效率亟待提升。个别部门对于市民诉求重视程度不够,签收、处理工单时间较长、质量不高,存在群众诉求办理不及时、一再督促不回复、办理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导致市民诉求未能有效解决,同类不满意诉求持续出现。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深化系统整合应用。

一是以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一网统管”体系全面建设,重点推动智慧灵武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高效运行和推广应用。谋划打造全市政务外网数据节点,形成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外网体系,提升政务外网支撑和安全防护能力。二是加强系统统筹管理及融合汇聚,以现有政务信息系统为支撑,重点对接一批业务系统,实现一门户登录。三是全面推广城市运营平台,充分利用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案件高效流转及快速处置,充分利用数字化方式提升政府运行、城市管理、便民服务水平。

(二)加大数据资源整合汇聚力度,不断释放数据价值。

一是以智慧灵武数据基础底座为依托,重点围绕各部门政务数据、社会数据,制定数据存储、治理及交换标准,建立数据资源对接清单,标准化数据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鲜活性。二是持续推进视频资源整合管理,接入公安雪亮工程、中小学校、工业企业、重点社区等行业视频监控资源,深化视频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全市各类视频信息统一管理及智能预警。

(三)加强市民诉求落实解决,综合提升群众满意度。

发挥“电话线”一头连着广大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直通优势,着力解决市民关心的“关键小事”,着力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一是优化机制流程,畅通群众诉求反映和解决的渠道,构建“分级受理转办、要求限时办结、每日汇总督办”的办理机制,着力避免市民诉求的“空转和回流”。二是加强督办力度,细化完善12345热线服务评价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单位办件情况、办理结果、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评价考核和通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部门办理质量,推动提高群众满意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