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8818T/2022-00076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2-12-02
责任部门 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2年,市文旅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打造文化兴盛沃土,切实担当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抢抓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持续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助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文化惠民强基固本。
  1.做优民生实事。巩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投入资金219余万,助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新(改)建乡村文化大舞台11个;提升改造1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扶持城乡文化示范点10个;为全市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音响等设备,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拓展新型文化空间。改造闲置15年的文昌阁,建成免费向群众开放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呈现动静结合、视听融合、交互沉浸式的数字化非遗空间,打造“秦韵灵州”周末小剧场群众文化品牌,在馆内长期开展文艺展演,使之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为镇河塔社区配备24小时自助微书房,支持西湖人家小区打造文化驿站,实现“家门口的图书馆”建设目标;推进图书馆数字平台建设,开发“书香灵武”小程序,提供电子图书3.8万册,期刊3100种,视频10000集,绘本1000部,新购3台自助借还一体机,满足广大读者数字化、移动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让沉睡的图书资源“醒”过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主题,深入乡镇、街道社区、旅游景区、部队军营等开展“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演出203场次,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实处,群众反响热烈。
   2.做强民心工程。志愿服务惠群众。以“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为契机,形成广场健身舞、声乐(合唱)、器乐(板胡、二胡、扬琴)、戏曲、剪纸等“菜单式”服务目录,根据群众需求开展文艺培训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服务4000人次以上,大大提升了群众文艺表演和艺术鉴赏水平。传统节日赋内涵。围绕“我们的节日”,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虎跃迎春.激情跨越”2022年灵武市春节联欢晚会、“多彩花灯闹元宵”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组织3支社火队伍参加“欢天喜地寅新春”2022年银川市云上社火大赛,取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的优异成绩,生动而深入地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全民阅读浸人心。开展“奋进新时代、阅读再出发”“我的青春我的团”主题演讲活动、“传承红色革命薪火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红色教育学习活动、“奋进新征程 阅读再出发”读书分享活动等30余场,为乡村群众赠送图书500余本,织密阅读网络,让浓郁书香充盈全市各个角落。群众文化活动展风采。承办银川市2022年“美丽乡村·文化大集”启动仪式,开展文艺演出、优秀图书推介展销、特色非遗项目展示、送法律下乡等活动,综合性、多样性、一站式服务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动力;组织参加2022年银川市广场民族健身舞示范性展演大赛,枣博园体育健身协会荣获二等奖、旗秀香菲广场舞团荣获三等奖,文艺骨干赵冬萍、杨艳艳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开展西湖水上之夜系列文化活动,首创大型古风实景演出《千年古县·梦回灵州》,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结合汉唐服饰元素及历史文化元素,重现气势恢宏的灵州史诗,擦亮灵武市“会盟之地·团结之城”的民族团结名片,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湖城之夏 灵武欢歌”广场文艺演出,群众尽享文化盛会;开展“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来”第二届少儿才艺大赛,促进少儿文化事业发展。

3.做实遗产保护。非遗传承保护成效明显。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个,灵武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灵武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积极组织我市非遗传承人参加区市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组织参加宁夏黄河流域非遗创意大赛,选送的《灵武窑古瓷》荣获2022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二等奖、非遗传承人获得宁夏黄河流域非遗讲解赛优秀奖。开展2022年灵武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成果云中享”线上展播展演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30余场次,培训学生2000余人次,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以实际行动留住非遗根脉。文物保护利用推陈出新。记博物馆馆藏品817件文物并与国家文物局馆藏档案联网,其中,一级文物3件套、二级文物件19件套、三级文物42件套,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活化利用。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平台信息录入工作,普查统计143处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四有档案。编制完成《水洞沟遗址保护规划》。开展黄河文化遗产调查,开展仁存渡、叶盛黄河大河等普调查工作,撰写2万字调查报告,促进黄河区域资源利用与建设发展。市博物馆成功申报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二)项目带动统筹发展。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以长城段落、滨河岸线、沙漠走廊、乡村环线为主轴,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共谋划、新建、续建各类项目19个,逐步形成文旅项目梯次跟进、持续发力的局面。一是宁夏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项目已完成前期招标立项工作,建成后可满足长城文物和非遗文化展览、收藏、保护、传承、实训、中小型综艺演出等多种文化旅游需求,推进我市“文物+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积极申报水洞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展水洞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程技术服务项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明长城横城至花马池(银川段)文化旅游廊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灵武段)正在准备招标工作;水洞沟遗址保护管理设施建设项目已竣工;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已完工,安装终端设备440套三是持续抓好灵州府影视基地项目、盛隆府邸项目等续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灵武市全域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工程(一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咨询评估技术服务项目、灵武市游客中心智能化改造提升(智慧旅游)项目、数字文化馆装饰改造及设备安装等项目建设,逐步完善文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三)旅游产品融合优化。

1.顶层设计强基固本。以构建“1535”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灵武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方案》,编制《灵武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20-2030)》和《灵武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广电发展规划》,清晰立体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路线图、施工图、作战图。

2.旅游线路焕然一新。充分挖掘、整合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拓展“旅游+”模式,培育发展黄河生态、古城文化、观光体验、城郊休闲等旅游产品,推出“历史人文游、乡村休闲游、沙漠生态游、休闲垂钓游、唐韵古城游”五条假日主题旅游线路及出游攻略,“灵州古城金秋乡愁休闲游”入选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串联一批具有深厚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的乡村景点,呈现我市风味各异、品质俱佳的时令好物。积极打造郝家桥镇胡家堡村乡村旅游示范点,观光游玩、休闲垂钓、鲜果采摘、特色餐饮等旅游项目创新融合,以“小渔村”带动大产业,助力农民增收,产业致富。

3.旅游服务卓有成效。一是打好创建攻坚战,以战略规划、宣传营销、产业融合、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指导宁东清水营影视城、宁夏稻米博物馆申报A级旅游景区,灵河房车露营基地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已全部完成初审验收;指导恐龙地质公园、银湖沙漠生态小镇、兴唐米业、夏能蜜瓜小镇研学旅游基地申报工作;指导陶家圈村、胡家堡村申报全国重点旅游村,二道沟村、中北村申报宁夏特色旅游村。二是收集整理上报创建资料、多次现场指导、模拟验收,使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做大、做强、做活:胡家堡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清水营影视城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2A级旅游景区;宁东刘家寨山庄成功创建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安泰雅居农家乐成功创建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水洞沟景区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中北村获评宁夏特色旅游村镇;银湖沙漠小镇民宿成功创建为银川市一星级旅游民宿;宁夏灵河房车露营基地成功创建为宁夏房车自驾车营地;指导推荐的银湖沙漠生态小镇郭有入选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名单。

(四)文化执法力度不减。

加大执法力度。采取重点执法、常规巡查、暗访等方式开展日常执法监管,提高检查频次,整治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今年来,开展日常执法监管1675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350人次。依法查处3家擅自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商铺,办理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1起,没收违法所得444元,罚款15000元。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平安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创建。制定《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和出版物市场环境。高效处理12345平台转办投诉47件,办结率100%抓好行业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灵武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等文件,与文旅经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广场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组织全系统干部参与线上安全生产知识测试答题,参加人数60人,向文旅行业发出《灵武市文旅行业第一责任人安全倡议书》,得到行业积极响应开展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和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取得银川市文旅行业打击治理电信诈骗工作上半年考核第二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文化和旅游系统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执法主体,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文化市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开展普法、禁毒、文明家庭等法治宣传教育。

二、亮点工作

1.消费拉动成效显著。采取多种形式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丰富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理念,着力发挥文旅消费在促消费、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扎实推进惠民补贴。争取自治区文化旅游促消费资金支持,推出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门票减免折扣、文化旅游商品优惠;举办“约惠灵州 春风行动”消费券惠民活动,发放消费券近200万元;兑现2021年度灵武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148万元,为旅游企业纾困解难,极大提振了行业信心,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率先突围。二是优化提升节会营销。“乡村文旅提升年”为抓手,文旅搭台,经济唱戏,以“一乡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为主线,举办“冬游灵武 享受阳光”第三届冬季冰雪旅游节、灵武市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郝家桥镇“尚品上滩”韭菜节、白土岗乡青蛙王子蜜瓜电商节、“相约中北 盛世美好”崇兴桑葚文化大集、梧桐树乡“黄河金岸 醉美梧桐”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八届沙坝头西瓜节等品牌活动,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约8.1亿元,接待游客71万余人,旅游收入2390万元,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点燃乡村振兴引擎。三是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指导培育灵州盛典罐罐茶,自6月底营业以来,收入达200余万,同时激发周边消费新活力,西湖夜市收入达230余万元。参加两晒一促大型文旅推介活动第三季,拍摄完成灵武市6分钟幸福人物宣传片、灵武市市长20分钟文旅专访等活动。我是家乡带货王直播带货大赛获赞39.46万,文旅局长专场直播活动销售额4万余元,有效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回暖

2.网宣品收效斐然。一是依托大数据,网红“圈粉”。积极开展“我在灵武等你”网红逛灵武活动,邀请各大“网红”逛灵武,沉浸式体验我市各类文旅资源,对我市非遗项目、自然景观、人文景点等进行展示宣传,体现灵武地域特色文化,网红逛灵武短视频话题“我在灵武等你”播放量达到712万余次。开展“明星大拜年” 云上贺新春活动,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全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等明星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为灵武市人民送上新春祝福,进一步提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邀请抖音网红宁夏牧飒拍摄水洞沟、灵武长枣宣传短视频,收获28.1余万点赞量。二是聚焦新媒体,高效“引流”实现网宣品牌形象升级,不断提升灵武城市魅力,进一步丰富“文管所长说灵武”系列短视频内容,全方位多角度聚焦、展示灵武城市名片,系列视频获得各方好评,2022年“走进灵武”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短视频播放量达11692余万次,吸引活跃用户7.6万余人次,文旅看点更“多样”、舆论引导更“有力”。三是借助云平台,打卡“种草”。积极对接邀请宁夏日报“主播带你来打卡”栏目组通过前期踩点、现场拍摄“灵州古城一日游”主题线路(枣博园--大秦枣业--红柳山庄--兴唐苑--灵武市博物馆--文昌阁非遗传承基地--宁夏稻米博物馆--秦腔小剧场--西湖观光夜市),宣传我市短途打卡旅游线路,将灵武市区的优质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方便游客出游,领略精致、活力、时尚、幸福、高效的灵州古城。

2023年工作思路

(一)目标任务

2023年,我局将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达到新高度。以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多元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奋力实现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

(二)重点工作

1.举好基层党建发展“指挥棒”压实党建责任。配齐配强各支部班子,持续强化思想建设,切实加强支部书记主体责任落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持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采取专题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提高学习教育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持续开展“党建+”工作方法保持党风廉政建设高压态势。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推进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和不当收益及违规借转贷或高额放贷专项整治工作,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2.用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工具箱”健全全域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新建乡村文化大舞台5个,完善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重点扶持打造2个特色农民文化大院,开展“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文艺演出120场次,把优秀文化送到基层群众身边。推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打造文昌阁“周末小剧场”。实施“图书馆+”工程,打造共享阅读服务点、城市阅读岛8个,力争形成有温度、有互动、接地气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灵武市数字文化馆,线上呈现与实体展陈同步进行,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建设灵武市智慧图书馆体系项目,完善移动服务系统、数字资源体系,实现阅读方式现代化、阅读服务智慧化;加强文物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邀请文博爱好者在线上看展览、赏文物;推出“云上广场舞”“云上文化讲堂”“云上非遗展”等品牌活动,将“线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到“线上云端”。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发挥“西湖水上之夜”“幸福灵武舞起来”“书香灵武”等品牌文化活动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培养本地优秀文艺人才,创新策划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文艺演出、新春音乐会、“灵州社火闹新春”、戏曲展演、小戏小品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艺术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出准文化旅游产业制胜“杀手锏”深化全域发展。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印发《灵武市关于落实支持扩大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 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办法(试行)》。强化旅游供给。探索“旅游+”发展路径,努力创建水洞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旅游标识系统、游客集散中心、智慧旅游等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编制“春生夏长 万物并休”“乡村是座博物馆”“稻花香里说丰年”“瑞雪寒梅 相聚过年”四季旅游线路,推出观光采摘游、休闲体验游、灵州古城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全力打造“四季可游”的旅游目的地。继续指导郝家桥镇胡家堡村、梧桐树乡陶家圈村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指导临河镇二道沟村继续开展宁夏特色旅游村创建工作。打响旅游节庆品牌。持续开展乡村旅游节、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冰雪旅游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开展“宁夏人游灵武”“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等活动,绘就塞上“富春山居图”。升级营销策略。策划“灵武文旅消费季”,发放旅游惠民消费券;发挥水洞沟景区龙头带动作用,发展线上商城,鼓励推出更多文创产品及演艺项目。升级“文管所长说灵武”网宣品牌,突出打造“唐韵古城 奇秀灵武”品牌形象,动员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同频共振”的宣传矩阵。推出“跟着导游看灵武”、乡村旅游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举办网红培训班,邀请网红、非遗传承人等带着群众“云旅游”。

(三)重点项目

强化服务职能,着力培育优势文旅产业,加快推进宁夏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谋划实施新建文化馆及旅游集散中心综合项目、灵武市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灵武市明长城附属烽火台维修保护项目、镇河塔防雷项目、胡家堡村“渔”乐营地建设项目、金岸宿集民宿酒店项目、鼎夏大缸酒非遗工坊建设项目等,进一步完善文旅基础设套设施建设,为文旅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灵武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2年11月1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