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灵武市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做好城镇居民增收、稳定扩大就业、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强人事人才管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凝聚增收合力,居民收入稳中有增。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增收责任。制定印发《灵武市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工作要点》,明确提出15项具体措施,健全完善月调度、季分析、半年通报、台账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推进收入提升。二是释放政策红利,稳定转移性收入。发放失业金897人539.7万元,失业补助金451人160.62万元,困难人员生活补助21815人2715万元,代缴医保130.12万元,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47.94万元,自主创业补贴8.11万元。发放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31人2万元,劳动力就业补助1104人276.9万元,为3269人发放社保补贴1474.63万元。三是落实工资政策,扩大工资性收入。积极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及时发放年度考核奖、取暖费、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医务人员一次性绩效工资、住房补贴、义务教育学校班主任津贴、校长津贴等多项奖励性工资。发放“三支一扶”安家费40.5万元、考核奖30.9万元。四是助力企业发展,注足增收动力。综合利用“降、缓、返、补”政策,为55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24人18.6万元,为557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997人499.85万元。通过降低社保费率、缴费基数为969家企业减负1.09亿元。2023年灵武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15元,同比增长5.3%,总量位列川区六县第一,银川市第三;增幅位列川区六县第四,银川市第四。
(二)坚持扩容提质,就业形势稳定向好。一是突出重点稳就业。持续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1311”就业服务,建立实名制就业服务台账667人,就业率83.28%,2023年新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20人下沉到乡镇、村、社区从事农村基层服务工作,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力量。在岗事业单位实习大学生116人,青年就业见习92人。对19家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发放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13.93万元。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科学管理公益性岗位人员,现全市“公岗”在岗871人。二是搭建平台扩就业。深入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6场次,密集举办“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及“人岗对接”活动38场次,参与企业382家,提供就业岗位2.06万个,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为456家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主动回应企业需求,先后组织我市重点纺织企业前往甘谷县、海原县、西吉县等地开展劳务协作交流和异地招聘活动,成功与甘谷县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解决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三是促进创业带就业。继续推行“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创业帮扶模式。培育创业实体411个,创造新岗位847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926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58%、104.57%、87.55%,成功发放创业贷款71笔10291万元,完成全区年度目标任务5750万元的178.97%。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740人,完成全区年度目标任务5000人的114.8%;失业人员再就业3491人,完成全区年度目标任务3300人的105.7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33人,完成全区年度目标任务550人的151.45%。全市公益性岗位在岗892人(城镇473人,乡村419人)。“三支一扶”在岗235人,在岗事业单位实习大学生112人,青年就业见习在岗82人,青年就业见习单位37个。开展各类培训2945人,完成总任务2800人的105%,“铁杆庄稼保”参保25145人,完成目标任务20825人的120.74%。
(三)推进参保扩面,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一是深挖扩面潜力。继续推行参保信息“一户一档”,202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342人、11180人、80648人、17658人、32379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03.58%、102.14%、102.6%、102.76%、101.82%。202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增基础养老金15元,每人每月达到285元,每月人均养老金324元,居全区第二。二是提标保障待遇。支付养老金职工参保22765人7.7亿元、机关参保4276人2.9亿元、城居保12893人4800万元。支付职工丧葬待遇2600万元,居民丧葬待遇120万元,工伤待遇20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增基础养老金15元,每人每月达到285元,每月人均养老金324元,居全区第二。三是优化经办服务。紧跟自治区“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上线,及时完成新旧系统信息数据清理核查同步切换,实现参保缴费、待遇计发等业务全流程数据不落地发放。压减退休审批办理时限60日,实现到龄人员次月领取待遇,彻底打通退休审批堵点、痛点。四是织密基金安全网。开展社会保险基金案件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核查人社部、自治区下发各类养老保险疑点数据443条,追回违规领取基金102.24万元。加强对村级协办员的管理和培训,常态化开展社保基金安全风险排查,源头堵塞基金风险隐患。
(四)落实制度改革,人事人才活力更足。一是落实“双定向”职称评审制度。持续推进“双定向”职称评审,按照我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5%的比例,核定出“双定向”职数162个,截至目前已使用153个。二是扎实开展第八轮岗位设置。指导119家事业单位完成了岗位聘用,聘用管理岗位917人,专业技术岗位4352人,工勤技能岗位5634人,岗位变动1514人,及时兑现工资待遇。三是做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配合开展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为我市40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事业编工作人员138名。圆满完成了我市首次事业单位自主公开招聘工作,为33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55名,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四是积极推荐人才评选、项目申报。坚持区域使用,推荐上报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39人,其中申报农民高级农艺师11人,农民农艺师18人,农民助理农艺师10个。获评2022年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1人;获批享受银川市政府特殊津贴2人。推荐申报塞上技能大师1人、自治区技术能手3人,推荐申报银川市导师帮带项目2个、银川市第二批高质量发展智库合作单位1家、合作专家3人。
(五)服务维权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提升基层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企业提供法规政策解读、规章制度审查、开工指导等特色服务,帮助企业查找制度漏洞,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管理。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场次,培训各类人员2500多名,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120余人,设立劳动关系协调员363名,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73个,社会争议调解组织9个,打造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1个,综合服务点1个,羊绒企业金牌调解组织2家,养殖企业金牌调解组织1家,基层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持续增强。今年以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1件,挽回经济损失80.7万元。二是抓实欠薪问题源头预警。建立风险防控“三色”标识管理台账,对欠薪企业实施重点监管,集中解决欠薪风险隐患,及时更新案件进展情况,加快线索案件“清仓”速度,定人定责定时限,实现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转变。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监控预警功能,强化对52个政府投资项目和28个国有企业项目管理,对18个其他工程项目实行动态监管,对企业实名考勤、人工费用拨付、保证金存储等环节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处置,实现制度落实全链条闭环监管。三是聚焦劳动保障专项整治。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深入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联合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开展劳动用工大摸排大检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工作、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450余人次,检查用人单位1200余家。2023年,共办结欠薪案件(各类线索)1476件,为1764名职工(农民工)追发工资1348.05万元,无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列入“黑名单”管理的企业,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极端事件。
二、创新亮点及特色工作
一是采取“3+3+3”就业工作法,扎实推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零工市场、制衣车间、直播基地”三个平台,优化“劳务品牌建设、就业推介、职业技能培训”三项服务,织密外出务工人员“安全网”、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激发就业市场活力,强化“三重保障”,有效发挥就业促增收的引擎作用。此项工作代表银川市参加国务院农民工就业工作督察考核。
二是创新开展社保高频事项下沉办理。巩固社保高频事项下沉到70个村、15个社区直接受理上传办理的社保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灵武经验,是全区唯一将社保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直接受理上传的市县,此项做法接受《中国劳动保障报》采访,《宁夏日报》4月13日刊登《灵武市:10余项社保高频业务 “家门口”直接办》、《村里就能办社保?灵武市把幸福送到百姓“家门口”》。《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4月18日刊登《灵武市社保高频事项“家门口”直接办》。
三是倾力打造全区劳动关系基层示范样板站点。按照务实、创新、便民、高效的原则,按照有平台、有队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标准、有成效的“六有”要求,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建设灵武市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在灵武市养殖基地建设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点,形成了以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点)为中心,乡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为为纽带,劳动关系服务辐射覆盖全市的新格局,为黄河流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提供“灵武经验”,受到自治区人社厅通报表扬。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依赖工资性收入,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受政策、企业经营状况及市场环境的影响大,收入持续增长存在压力。二是工业企业技能人才和一线操作工短缺问题仍然存在。我市纺织企业常年用工缺口200-600人,纺织行业有明显的淡旺季,而且大部分以计件工资为标准,生产淡季时部分企业工资有所降低,导致人员流失。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不高。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比较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吸引力不强,16周岁至30周岁城乡居民参保意识不强,并且参保后又中断缴费,缴费率连年下降。四是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六项制度”覆盖率不高。项目工程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不及时以及工程款拨付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发生。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锚定增收目标,奋勇争先进位。紧紧围绕自治区、银川市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目标任务,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的牵头任务,进一步强化各类政策措施,全面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推动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城镇居民增收的目标任务。2024年,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平均增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左右。
(二)稳定就业局势,扩充就业容量。落实落细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存量,扩大就业岗位增量,鼓励引导多渠道灵活就业。2024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3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5万人以上,新安置公益性岗位200人以上,“铁杆庄稼保”和城镇外出务工意外伤害保险参保2万人以上。
(三)持续提标扩面,兜牢民生底线。推进全民参保,实时动态更新将参保人群纳入参保范围,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人群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全力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及时按政策调整待遇标准,落实好2024年职工保、机关保养老金调待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四)优化管理服务,激发人才活力。完善我市职称评审专业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持续推进职称评审“双定向”制度落实见效。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机制,持续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为专业技术人才搭好平台。树立人才“赋能”导向,围绕我市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持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团队和高技能人才。
(五)维护劳动权益,助力和谐通行。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部门作用,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对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动态监控, 做到分片区、分行业,有重点、无盲区、一盘棋监管,对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恶意拖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根治欠薪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