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92208/2024-00032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4-09-06
责任部门 灵武市东塔镇人民政府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东塔镇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4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塔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打造灵武精品长枣核心区、城乡融合休闲区、服务城市生活保障区“三区”定位,紧紧围绕“12342”工作思路,做好“五个发力”,推动“五大领域”稳、进、高、新,银川市城乡融合示范样板乡镇创建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东塔行动首战告捷。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靠前发力强化组织建设,铸魂乡村人心齐

1.思想引领树立正确“航向标”。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始终,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交流研讨4次、干部例会学习25次,各村开展“长廊会”“田间党课”等特色宣传活动14场次。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银川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及灵武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晨会、干部例会学习8次,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党纪学习教育念好纪规“紧箍咒”。制定下发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分解21项具体任务,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每周晨会“第一议题”。镇党委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3次,研讨交流7次。通过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干部例会等集中学习《条例》57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7次,“典型案例大家谈”15次,前往银川市监狱、灵武市检察院等廉政教育基地观摩学习11次。用足“红色课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文宁、市委党校副校长周荣、镇党委书记杨彩霞及领导班子成员给镇、村干部解读《条例》15场次。用实“帮教课堂”,持续开展年老体弱党员结对帮学36场次102人。善用“青年课堂”,开展年轻干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会1次。通过座谈交流、互查互学、现场访谈、查阅档案等形式对10个党支部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对存在的问题下发督办单,并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回头看”,提醒各村举一反三,落实好各项任务。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上半年受理处置问题线索6件,问责4人,立案1人。

3.组织建设固本培元“筑堡垒”。认真落实自治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对标对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六个好”建设指标体系及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4431”重点任务要求,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深化“一抓两整”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动态储备“四个一批”人才376人,逐一走访研判各村后备干部储备情况,召开全镇“四个一批”人才建言献策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14条。全面压实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上半年抓党建村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暨重点工作“晾晒比促”,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现场观摩、座谈晾晒成绩、比拼思路;举办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级网格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前往永宁、贺兰等地观摩学习;开展第一书记、党务干部业务培训6次,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例会7次,对降星村第一书记进行提醒谈话敲响警钟,评选优秀驻村第一书记4人。抓紧抓实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高额彩礼相关要求纳入党员“三亮三定三积分”管理,集中复核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及转正党员档案3次,开展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谈话15人,严把入党关口。开展农村党员档案规范化整理,向市档案馆移交632份农村党员档案。强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选派镇党委副书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配强“头雁”;完成缺额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及理事长补选,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名;由村集体领办商贸公司,开展长枣及水果贩卖,在中医院规划安装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5台,力争年底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二)集成发力强化发展支撑,振兴乡村促共富

1.抓项目实施培育发展动力。2024年我镇谋划实施各类产业项目24个,概算投资2296.74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正在施工中14个。完善东塔镇长枣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推动长枣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秦渠马场湖段两侧渠道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落地,大力推进长枣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秦渠马场湖段两侧渠道改造提升工程建设,积极争取秦渠马场湖道路硬化项目,900平方米的智能节能精准相温库开工在即,6.3公里秦渠砌护及道路硬化项目让马场湖片区水路畅通。深入挖掘我镇古树、古渠、古塔资源,实施古枣溪园建设项目,引入社会投资项目2个,概算投资460万元,签订意向合同1个,概算投资1000万元,无动力亲子乐园进驻园区,露营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城东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2.抓产业壮大厚植发展基础。紧盯“土特产”文章,持续推广“六统一”田间管理模式,新建标准化设施温棚50亩,积极用好长枣扶持政策措施,争取180万元项目资金让马场湖3600亩长枣吃上有机肥“营养餐”。举办成龄树纺锤形修剪、病虫害物理防治、农产品质量检测等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借智天津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建长枣“试验田”。发力“管理端”、拓宽“销售端”、满足“消费端”,培优育强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华信达、大秦、沐林杨等龙头企业、合作社作用,发展林下经济、数字电商、长枣新产品研发与生产,持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市场,为长枣销售搭台助力。

3.抓“两个增收”推动赛道转换。坚持宜城则城、宜农则农,挖潜开源培育更多促进增收的“金娃娃”,不断壮实村集体“家底”。整合城一村便民超市与地产资源,黎明、宋桥精品瓜菜资源,建立“产销联盟”,让“菜园子”直达“菜篮子”。东塔村、城一村、城二村积极发展公寓出租“楼宇经济”,支持城二村、新园村做大做强“物业经济”“劳务经济”。推进安家湖村盐池种植青贮饲草项目,打响安家湖村设备租赁、“飞地经济”新名片。发挥电厂余热优势,探索实施盐碱地水产养殖,让海鲜陆养、盐碱地“复活”成为增收新路子。

(三)多点发力保障优先发展,和美乡村满目新

1.强化农业安全首担当。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4094.20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000批次、监督巡查16次,检测合格率99%,成功通过国家农安县交叉检查。统筹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完成畜禽免疫5.7万只次,采集血样200份。加强养殖场安全生产检查及规模场监管,强化动物疫情排查及私屠乱宰、沟渠路坝排查,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宣传活动,发放消毒药0.7吨,大清洗大消毒3次。

2.跑好“拓展”“衔接”接力赛。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排查工作,排查农户2323户,新纳入动态监测对象1户,摸排八必访重点群体120户。对照自治区防返贫监测系统及行业部门推送的预警人员信息,及时入户走访,核查处置7户预警家庭。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完成自查问题整改7条。

3.织就美丽东塔新图景。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00吨,清理村道路、沟渠420公里,清理乱搭乱建、残垣断壁24处。绿化补植补造各类苗木4526株,实施下白路绿化改造提升项目,为生态东塔再添新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及畜禽粪污7000吨,完成环境整治问题督察交办24次、问题户厕整改140户。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大巡河巡田巡林巡草力度,持续深化“清四乱”工作,封堵直排口。各级林长有效巡林133次,护林员出勤率均为100%。

4.下好“三权分置”“先手棋”。积极推动化解宅基地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完成黎明村、果园村、宋桥村二轮公示工作。引导各村围绕“盘活增值”做文章,流转土地570亩开展自主经营,推动土地价值效益增值。开展黎明村宅基地翻建、设施农业用地地类性质以及2023年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实地勘察。做好黎明村、果园村,新园村,园艺村、东塔村等设施农用地报批手续,为鹏晨雅苑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292户。依法依规做好占耕违建处置工作,实地核查占耕违法图斑整改情况10个,稳妥有序做好唐仁、宁夏德宁加气站违法占地、周连成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等案件办理工作。

(四)靶向发力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乡村暖民心

1.搭建就业创业服务“连心桥”。举办电商运营销售、电工中级技能等各类培训3期惠及群众150余人,举办“强信心 保用工 促发展”春风行动现场招聘活动1场次,培训劳务经济人1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数2479人、收入880.01万元。开展各类慰问救助,累计慰问救助困难群众460户次,完成失能老人适老化改造入户11人。扎实开展助残工作,残疾人“两项补贴”生活补贴、护理补贴覆盖580人次,“圆梦护航保”意外保险助力357人,发放辅具32人39件。

2.提升便民服务平台“软实力”。加强对村级代办点政策业务指导,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机制,实现“应评尽评”。上半年通过“一网通”平台办理各类事项1581件,通过全区12345平台办理群众诉求303件,民生服务中心、村代办点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满意度达97%以上。做好医保社保等各类服务,医保缴费17667人、养老保险认证4582人,因病致贫救助7人。

3.铺设惠及各族群众“幸福路”。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办理生育服务单108份,完成育儿补贴金申报11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古装走秀、皮影制作表演、书香灵武等15场文化惠民活动走进群众身边,暑期“少儿才艺素质培训班”“少儿瑜伽班”等活动丰富多彩,各村在全市广场舞大赛和社火展演中再摘殊荣。大力培育文化骨干,成立各类文团队6支。加快建设健康东塔,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10次,摸排疑似精神障碍患者17人,迎接市卫健局、第三方公司对社区戒烟综合干预工作的督导考核及终期评估。

(五)统筹发力维护社会安定,平安乡村再升级

1.着力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健全社会治理体制,以法治建设牵引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规范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9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严格落实“日清周结、周清季结”的工作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周例会23次,排查矛盾纠纷84次,调处各类纠纷42起。截至目前未发生“民”转“刑”及“刑”转“命”案件。深化“八五”普法教育,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4场次,开展法治讲座26场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42人次,解答法律咨询38人次;律师到镇、村开展法律咨询126人次,开展讲座21场次,参与调解8次,开展合同审查及提供法律意见5件。充分发挥治安巡防队、平安志愿服务队和铁路护路联防队作用,密切关注宗教领域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化解各类风险。

2.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攻坚除患大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53次。强化村级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完善各村“一本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卡片等资料,开展春季防火知识喊话并上报喊话视频3个,组织开展消防和防汛应急演练2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汽配城安全等关键领域、关键节点,深入开展集中夜查、入户核查、专项检查。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和“拆窗破网”工作,排查整改“聚能环”等各类各类安全隐患28条。坚决打击“黑气瓶”,收缴废旧气瓶13个。聚焦餐饮场所“瓶改管 气改电”工作,排查餐饮场所50家,已改39家。持续做好燃气安全“三件套”安装工作,累计安装9868个,安装率93.31%。推动监管“跑”在风险前,完成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主体督查272户次。

3.着力塑造文明乡村之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劝导队、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活动20场次,评选表彰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移风易俗模范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43户。打造线上新媒体宣传矩阵,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转载相关报道、宣传相关做法,形成抵制高额彩礼的鲜明导向和良好氛围。指导完善各村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工作机制和党员干部婚姻事项报备制度。上半年走访摸排适婚青年1411人,报备红白事项44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城一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辟新章。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完成上半年征兵和民兵整组工作,输送优秀兵员10人,军政军民团结坚如磐石。

二、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2024上半年,虽然我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长枣农产品附加值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群众参与度还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镇将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点”、以盘活资源为“着重点”,进一步盘家底、抓项目、求突围,深入推进古枣溪园、长枣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建设,着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奋力实现银川市城乡融合示范镇创建目标。

一是加快项目投产见效。紧盯项目建设,抓新建项目开工、在建项目进度和竣工项目投产。提前谋划2025—2027年项目,常态化开展项目储备工作,为城乡融合各项工作增速进位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写好“土特产”壮大文章。强化长枣品控工作,打好“灵武精品长枣”金牌名片。强化商超电商长枣产销对接洽谈,拓展线上线下销售市场。积极筹备长枣丰收节活动,发挥万亩长枣示范园与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村集体与枣农持续增收。

三是推动农文旅塑新培优。持续做好古枣溪园亲子乐园运维工作,吸引更多投资进驻果园村老枣园,发挥项目带动引领作用。抓好引进项目洽谈合作,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聚焦多业态“造血”赋能。紧盯荟聚青年人才驿站公寓、停车服务、物业维修、设备租赁以及青贮饲草种植等项目投产增效,持续推动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值生金。

五是夯实乡村建设基底核。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对低收入群体、突发严重困难群体等实施监测帮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

六是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突出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深化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健全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充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

七是以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效,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加大“四个一批”人才库建设、引才育才力度,以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推动“五大振兴”协同发展。持续强化软弱涣散村整治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移风易俗宣传新平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