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92470/2024-00043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4-11-06
责任部门 灵武市崇兴镇人民政府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崇兴镇2024年上半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今年以来,我镇聚力聚焦社会维稳安保工作主线,切实履行好确保崇兴镇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平安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使命,积极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建设,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确保全镇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筑牢安全防线,持续推进维护国家安全工作。针对境外紧张局势,做好辖区在伊朗、以色列人员摸排工作,及时做好安全提醒;对核查有前往巴基斯坦、伊朗或以色列意愿的人员进行劝阻;对核查在两国居住地址不详的人员通过其亲属等进一步核查。截至目前,共对我镇辖区34名境外人员进行摸排和信息更新,及时向市国安办进行报备,防范境外人员安全隐患。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4·15”宣传活动,通过播放国家安全教育视频、“崇兴大寨子”公众号张贴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对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教育宣传,进一步加深干部群众对个人安全、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二)提高思想认识,有效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工作。定期开会研究部署,确保我镇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逐项逐条抓落实,签订《灵武市崇兴镇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要求各村要持续落实好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任务,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的政治责任。同时加强宣传攻势,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组织专题学习会3次,开展宣传活动5场,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宣传品200多个,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扫黑除恶常态化的浓厚氛围。

(三)科学周密部署,落实“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推进会、召开信访联席会议暨矛盾纠纷综合研判会议,以及举办综治专干学习培训班等方式,提升各村排查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提前介入引导,提前化解矛盾,事后定期随访;运用“12345”政务热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等智慧平台,实时了解基层民意和舆情动态,切实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清周结、周清季结”工作制度;积极组织退役军人、民兵组织、共青团、妇联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力量开展法治服务工作,协同“三官一师一员”推进“一庭三所联动+N调解”模式,定期分析当前的社会维稳形势,及时掌握重点人员动态,超前防范风险隐患。成立功能型党支部,以及12个“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功能型党小组,12个治安保卫委员会等,全面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深入落实。截至目前,召开基层法治机制工作推进会5次,开展相关培训8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50余人次,开展法律咨询6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余件,切实提高了镇村干部群众对“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的认识,杜绝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四)树立底线思维,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严格按照《灵武市崇兴镇诉访分离依法化解信访问题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六包一”责任制和重点信访事项“七个一”化解机制,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领导包案化解责任,综合研判辖区形势,紧盯列控的退役信访人员、涉访重点人和群体、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及时搜集获取情报线索,确保重点人员可管可控;按照信访“五个法治化”的工作要求,充分发动辖区群众,协同“三官一师一员”力量,建立完善各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常态化排查矛盾纠纷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逐项化解,避免重复访、缠访、集体访发生;按照“一人一专班”工作机制,分类施策、包抓推进,全力化解了吕中华、吴学礼信访事项,办结马建峰、胡志林等人圆疙瘩湖受损赔偿信访问题,集中化解“青马车寨”农旅综合体项目区土地恢复项目,并逐步化解该项目遗留的重大涉事群众多、时间跨度长、涉及资金量大的信访问题,合理解决了龙徐滩村51户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在重要节点、敏感时段,召开信访联席会议暨矛盾纠纷综合研判会议6次,召开信访工作法治化培训班2次,召开专题信访协调会14次,报送基层法治经验材料5篇,对到上级部门缠访人员,及时采取稳控劝返等措施,劝退购票人员10余人次,在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平台共受理办结各类诉求260件,宁夏信访辅助平台办结信访案件15件,按时签收率和期限内办结率均为100%,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推进依法治镇,全面提升“八五”普法水平。今年以来,举办法治培训讲座5次,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讲座1次,不断提升全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组织开展“宣传进村”“送法入户”等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10余次,发放法律宣传书籍和资料1000余份,受众人数达1500多人次;通过“一村一法律顾问”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18次;增强社会公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六)创新工作方式,深入推进禁毒工作提升质效。严格落实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各类重点人员管理办法,采取一对一盯防处置,对20名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进行谈话毛发采集及尿检、谈话,其中10名已报到并进行谈话;加大非法毒品种植检查力度,开展禁种铲毒入户宣传500余户,查看山区林地3次,第二季度未发现非法种植、使用及非法添加毒品原植物现象;加大禁毒铲种宣传力度,集市宣传5次,受众达500余人,充分发动基层书记和网格员,志愿者讲禁毒,联合各村书记、志愿者、网格员入户宣传覆盖12个村,共计15余次,受众达500余人,信息撰写共计12篇,媒体刊发信息8篇。

(七)落实工作责任,认真推进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在春季农田建设过程中,发动铁路护路巡防员对各村铁路沿线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除和维护,对排查出乱堆乱放、土方堆积等情况,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清理、平整;对我镇辖区内铁路沿线两岸的大棚房、养殖户、彩钢房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从源头上提升了群众的防火意识,彻底消除了火灾安全隐患;广泛开展铁路护路爱路联防宣传,对涉及我镇辖区翻越铁路围网护栏的一名未成年人和家属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在事发村联合宁东铁路公司共同进行了“以案释法”、以点带面的铁路护路安全教育宣传;深入沿线各村、集贸市场、学校等部门下发学习手册400余本,发放宣传彩页600余张,张贴宣传标语牌100余张,举办铁路护路联防讲座2次,使沿线群众受教育面达95%以上。

(八)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传销、打击整治非法集资工作。切实发挥镇党委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传销、打击整治非法集资工作主体主责作用,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重点打击整治,对留守妇女、老年人、返乡人员等进行重点宣传,确保宣传工作不漏一人。今年以来,通过悬挂宣传、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在农贸市场、灵州广场共开展6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打击传销、打击整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彩页600余份,并结合“以案说法”对发生在身边的被诈骗案例向群众进行讲解,讲解如何辨别传销组织,从而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电信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的危害,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防范意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质效有待提高,个别矛盾纠纷积案化解还存在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方法不够灵活的问题。

二是信息壁垒仍然存在,因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戒毒人员等管控工作涉及部门较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问题偶有发生,易发生漏管失控的风险。

三是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对“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法治宣传、信访工作法治化等方面发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距离全覆盖、无死角还有一定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突出多元化解。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村级“日清周结”,镇级“周清季结”制度,常态化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统筹各部门资源力量,有效运用人民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方式,推动我镇征地拆迁遗留问题、项目建设、涉法涉诉等领域疑难问题实质性化解。

二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确保管控质效。多方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戒毒人员、安置帮教人员的基本资料,如年龄、家庭住址、病史等,对取得的信息实现部门之间的共享,消除信息壁垒,以便加强重点人员的管控。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深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开展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法治宣传、信访工作法治化、禁毒工作、国家安全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平安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灵武市崇兴镇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