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索 引 号 11640112010148797A/2025-00079 文  号 生成日期 2025-03-04
责任部门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所属分类 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所属“五公开” 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键词

灵武市2025年家庭教育工作计划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2025年全市家校共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有关家庭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学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家庭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的家校社协同工作方式,推动灵武市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现将本学年家校共育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深入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推动灵武市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健全家校沟通联系制度,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的建议。

(三)整合社会资源,用好思政课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

二、落实“一十百千万”工作思路

(一)打造一支队伍,夯实家校共育基础。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至少开展1期针对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能力提升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家庭教育工作能力。组织班主任和家庭教育讲师积极录制微视频,充实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资源。二是提升家庭教育讲师工作能力。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讲师作用,每学期在每个年级开展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同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热线,解决好家长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困惑。

(二)推进“十项”活动,丰富家校共育内涵。各学校(幼儿园)要紧扣“两抓一平台”工作主线,丰富家校共育工作措施,提升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内涵。一是认真落实“读书沙龙”活动。以读书沙龙为引领,积极引导家长开展读书学习,依托《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班级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小规模学校可以组织全校性的读书活动,并且发挥学生监督作用,落实好家长读书。同时用好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资源,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学习资源。二是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讲座。发挥校级和共同体学校家庭教育讲师的作用,每学期年级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不少于1次,保证每个家长每学期接受培训不少于2次。同时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实际,创新家庭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市教体局将邀请自治区、银川市专家等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家庭教育队伍知识储备。三是举办亲子活动。各学校(幼儿园)要创新亲子活动形式,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让家长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培养和谐亲子关系。如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活动、传统节日实践活动、体育锻炼活动、亲子运动会等,让孩子在家长的高效陪伴下,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四是常态化开展“千名教师访千家万户”活动。各学校(幼儿园)要将家访工作作为联系家校的桥梁,引导教师提高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并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向家长传递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知识。每学期家访每位学生不少于1次,特殊家庭学生家访不少于2次。五是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发挥家委会和家长的作用,联系社区,有目的、有实质地号召家长共同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和参加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六是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各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要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按照分年级组织开展的方式进行。切实引导家长走进学校,对学校和教师有更多理解和包容,切实化解家校矛盾,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七是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各学校(幼儿园)要发挥优秀家长作用,通过家长大讲堂,让家长将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与家长们进行分享,同时积极创新家长大课堂活动,通过“我和爸爸(妈妈)的悄悄话”“写给我的爸爸/妈妈/宝贝(一封信)”“讲讲我的家风”“说说我的家庭教育故事”等活动,让家长大讲堂成为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又一新的载体。八是认真开展新生家长培训工作。要发挥班主任指导作用,让家委会参与评价工作,尤其做好新学年新生家长岗前培训工作。九是开展沉浸式体验行动。积极邀请先进典型、时代英模及“五老”等群体代表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学活动等,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评估督导。市教育督导室将对各学校(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督导,适时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互观互检,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成效,落地家校共育工作,并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

(三)开展两个“百”选树,提升家校共育影响力。各学校(幼儿园)要以各级家委会为重点,培养和发掘家长中的优秀和先进,使家长成为宣讲先进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尖兵,为学校深入推进“家长大讲堂”奠定基础;在全市开展百名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各校同时开展表彰活动),进一步树立科学育儿、家校合作的典范,引领社会形成浓郁的家校共育氛围。

(四)打造千个“好家风家庭”,传承最美家教风范。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好家风家庭”创建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家长树立“好家风就是一辈做给一辈看”的广泛共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共同传承文明家风、建设幸福家庭。

(五)提高万名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形成家校共育大格局。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教体局家庭教育工作部署,落实工作职责,推进“三全”育人,发挥全系统广大教职工和家委会的力量,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吸引广大家长积极开展学习,不断改进育人思想和方法,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社会文明素养,为构建文明和谐美丽灵武贡献教育力量。

三、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增进共识。学习《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继续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引导家长科学教养、依法育儿。各学校(幼儿园)要继续以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核心,将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相结合,不断提升全体教师及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促进法重大意义的认识。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学校(幼儿园)要把家校共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好落实。校长(园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做到一把手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学校要经常性指导教师及家委会有效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3.转变作风,提高实效。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克服畏难情绪,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创造性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要认真落实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项举措,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提升家校合作水平,突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引导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用正确思想、正确行动、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做孩子的好榜样。



                                                     灵武市教育体育局

                                                      2025年2月2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