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灵武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银川市工作部署,聚焦垃圾分类主责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垃圾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一是完善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全面排查各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有害垃圾暂存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安装有害垃圾暂存点门头1个、制度牌2个,配备240L有害垃圾桶2个;为居民小区更换垃圾分类宣传展板355块;为体育场周边设置分类垃圾桶10个,逐步补齐硬件设施短板。二是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通过督促餐饮、商户门店责任人张贴垃圾分类、反对餐饮浪费等宣传海报、投放电子屏宣传标语、开展集中宣传等形式,加大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宣传力度。灵武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进一步落实“75号令”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包含1家塑料制品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检查;开展商品过度包装专项检查2次(茶叶、月饼),检查商品400余件;对销售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保鲜膜进行监督抽检 1次,共监督抽检10 批次。三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灵武市焚烧发电处置其他垃圾52730.57吨,卫生填埋其他垃圾1249吨,收运处置厨余垃圾4003.17吨,回收可回收物33037.144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41.26%,资源化利用率70.32%。
(二)监督考核力度及执法力度不断加强。一是强化督导检查,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社区评星定级考核内容。根据《灵武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要求,每季度对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主要针对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宣传教育、投放与收集效果、监督管理四方面内容进行考核,以考促改,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工作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季度考核2次。同时,城区街道办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社区评星定级考核内容,倒逼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垃圾分类相关责任,扎实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二是推进法治化,开展餐厨垃圾行业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餐厨垃圾外摆整治,并依据《银川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对餐厨垃圾行业进行执法检查,2024年,办理一起未取得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特许经营许可证,从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案,对违法人员罚款15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通过执法检查,我市垃圾分类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垃圾分类工作也更加规范化。
(三)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及工作热情持续提升。一是加强观摩学习。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契机,组织街道办、东塔镇、公共机构、社区、运营公司及物业公司代表40余人先后到贺兰县城乡生活垃圾科普教育基地及永宁县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中心开展主题为“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的观摩学习活动。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我市各社区、各物业公司不定期组织督导员培训,以垃圾分类相关制度文件为重点,讲解巩固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对接垃圾分类智能平台第三方运营公司讲解“爱分类”小程序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督导员工作能力。三是健全督导员激励措施。灵武市综合执法局、城区街道办、东塔镇以及各社区定期开展督查考核,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常态化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同时,由灵武市综合执法局根据考核结果,据实拨付督导员补助费及积分兑换费。目前,支付76个垃圾分类示范达标居民小区(优秀示范小区19个,良好运行小区57个)222名督导员补助费用及积分兑换费用79.15万元,切实提高了督导员工作热情。
(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及居民参与更加广泛。一是明确宣传目标任务。印发《灵武市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和年度宣传目标,提升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晓率及参与率。二是广泛开展主题宣传。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结合“爱国卫生日”“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共计开展宣传活动322次,入户宣传累计34045户,组织开展志愿活动324次,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全方位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切实解决好市民“不会分”的问题。三是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建设垃圾分类智能平台,使用“爱分类”小程序,配套蓝牙称重秤173台,通过系统可自动统计各种类型可回收物的回收量,实现了统计工作的高效、智能化。同时,开展“爱分类”小程序使用推广活动,宣传引导居民注册使用小程序并通过手工及智能平台两种方式参与积分兑换活动。今年,累计使用人数20031人,累计发放积分391万余分、兑换积分273万余分,切实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物业企业认识不足,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未能有效结合常规工作开展,例如,部分小区其他垃圾的收运与台账记录存在“各行其道”的情况,未能将“随收随记”作为常规工作要求。同时,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督导员流动性大,不仅导致具体业务开展执行力度大打折扣,也会使工作创新动力不足。
(二)直收直运覆盖不全面。农村区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收集车、垃圾桶等设施需求大,但现有环卫车辆部分老化、密闭收集车辆紧缺、垃圾桶锈蚀严重,导致垃圾收运不能实现全域直收直运。
(三)工作创新举措不丰富。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过程,部分社区和小区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工作方法,仅维持在开展常态化工作层面,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同时,街道办和各乡镇仅依靠市综合执法局对各社区(村)进行考核,自身缺乏对各社区(村)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亮点工作较少。
(四)广泛宣传实效不深入。宣传活动覆盖面不够广,入户宣传次数少,宣传形式不够新颖,内容不够生动,致使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实效不够深入,广大居民群众在源头分类的意识和自觉性、主动性都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建统领,发挥引领示范。一是不断发挥社区基层党建的统领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社区干部、物业公司、居民等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结合“红色物业行动”,鼓励社区和物业探索可回收物回收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回收利用率。二是通过党员带头、党员进社区等形式,让广大党员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形成以党政机关带头强制分类、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分类、全体党员带头参与分类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效果。发动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及各村(社区)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深入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同时,持续开展“六进”等宣传活动,不断发挥教体、市场监管、街道等行业带头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及“大手拉小手”等形式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
(三)常态化开展培训,提高管理水平。由市综合执法局牵头,联合街道、各社区组织垃圾分类专干、督导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定期考核,随时督查,建立“回头看”工作机制,督促各小区健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工作能力,确保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
(四)推进收运体系建设,提高收运能力。进一步督促第三方运营公司逐步规范垃圾收集点,配齐垃圾箱、垃圾桶、各式密闭转运车辆等,挖掘具备直收直运条件的村庄,增加“垃圾不落地”示范村的创建数量,以点带面,扩大垃圾不落地收运村庄的辐射范围,提高农村垃圾收运能力。
灵武市综合执法局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