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已启用无障碍浏览系统,欢迎点击访问!

市文旅广局打造“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品牌 提升未成年传统文化素养

信息来源:灵武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4-06-14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恢复默认

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营造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结合未成年人工作,持续打造“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品牌,将“非遗传承”与素质教育成果有机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让非遗传承植根青少年心间。

“非遗润童心 文化共传承”品牌活动有“戏曲进校园”“传承非遗 纸上添花”非遗剪纸、“文化惠民 泥塑体验班”等,通过戏曲、剪纸、泥塑等非遗活动,提升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素养。

在市第二小学,戏曲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戏曲文化的盛宴。在戏曲进校园中,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戏曲的诞生及内涵,并进行现场示范表演,通过对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对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通过大力推广戏曲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潜移默化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市文物管理所,“灵州瓷”的老师详细为学生们介绍了灵武窑的历史、文化和技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制瓷技艺的实践操作。学生们体验到了揉泥、雕塑、划花等过程,让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间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在市图书馆,市文旅广局利用周末、节假日,向学生开设剪纸非遗体验培训班,剪纸老师耐心地向参加培训的未成年人介绍剪纸的历史和剪纸的基本技巧及手法,带领未成年人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通过开设剪纸培训班,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此外,通过精心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市文旅广局指导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未成年人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阵地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职能作用,创新未成年人活动载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艺术资源服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