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灵武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严格落实自治区、银川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资,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营商环境综合便利度连续三年在全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排名县级组第一,位列全区一流阵营。
一是打造精准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灵武市新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优秀企业家服务工作队,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有效促进和提高市场主体活力。常态化开展“入企问需、入企问困,为企解忧、助企发展”活动,全面推广应用“政企通”服务平台,畅通“4020042”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和“9871-就帮企业”服务热线,统筹抓好优秀工业企业绿色服务通道,帮助工业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破困局,市级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64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承接县乡两级事项1476项,压减办事环节205个,减少办理时限196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小时内,0.5日办结率95%以上,网办率达95%以上,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9.8%。
二是建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修订完善《灵武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壮大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用好4000万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兑现科技创新补助资金2316万元,上争科技创新项目资金976万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大力宣传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目前参与市场直接交易电力客户178户,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2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29万个,发放各类补助、补贴1049.83万元,为民营企业解决用工1.09万人。通过降低社保费率、缴费基数及缓缴社保费为969家企业减负7250万元。
三是锻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全面落实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及登记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频次,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扰,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持续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广应用网上诉讼服务功能,在线立案869件,网上缴费2519件;加大司法救助,减缓免诉讼费32.2万元,确认调解协议337件。定期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依法不予处罚等情况进行汇总梳理,树立审慎善意司法理念,促成286件涉企案件执行和解,切实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是创造惠企纾困的金融环境。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围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持续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工具,降低融资担保费用,融资担保公司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8%,切实为辖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增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半年在保余额2173笔52308.71万元。协调辖区银行类金融机构新投放贷款19.2亿元,筹措23亿元金融扶持资金用于牧场中长期金融贷款及降息,有力缓解企业贷款压力。申请2023年担保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68.72万元,先后兑现各类奖补资金4522余万元,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